南京公积金提取避坑指南:这5类情况千万别乱提,否则可能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
南京公积金提取政策虽灵活,但若操作不当,可能面临“提取失败”“账户冻结”甚至法律风险。本文结合2024年最新政策,揭露5大常见误区,助你安全提取公积金。
误区1:租房提取“虚报租金”,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
“听说租房提取能多报点?我每月实际房租2000元,报3500元行不行?”这是许多租房族的侥幸心理。然而,南京市公积金中心已与住建部门联网,可实时核查租房合同真实性。若发现虚报租金,将冻结账户1年,并纳入信用记录,影响未来贷款。
正确操作:按实际租金提取,主城区每月最高3000元(需提供无房证明)。
误区2:购房提取“先提后贷”,影响贷款额度
“我打算用公积金贷款买房,先提取账户余额付首付,再申请贷款,这样可以吗?”这是许多购房者的误区。实际上,南京公积金贷款额度与账户余额挂钩(最高为余额的20倍)。若提前提取余额,可能导致贷款额度不足。
案例:秦淮区的刘先生提取10万元公积金付首付后,申请贷款时因余额不足,仅获批50万元,而原本可贷70万元,最终不得不增加商业贷款,多付数万元利息。
误区3:装修提取“委托中介代办”,小心被骗
“网上说能代办装修提取,收5%手续费,靠谱吗?”南京市公积金中心明确提醒:严禁通过中介代办提取。近期,多起“虚假装修合同”骗提案件被查处,涉事人员不仅需退还资金,还面临罚款。
正确操作:自行通过“南京公积金”APP或柜台办理,无需任何费用。
误区4:离职提取“未封存就提”,导致提取失败
“我刚离职就申请提取公积金,为什么被拒了?”根据政策,非南京户籍职工离职后,需账户封存满6个月方可提取。若未满期限申请,系统将自动驳回。
正确操作:离职后登录“南京公积金”APP,查看账户状态,待封存满6个月后再申请提取。
误区5:大病提取“扩大范围”,涉嫌骗保
“我父亲患糖尿病,能提取我的公积金吗?”根据规定,大病提取仅限职工本人、配偶或子女患重大疾病(如癌症、尿毒症等)。若虚构亲属关系或伪造医疗证明,将构成骗提行为,面临法律追责。
案例:2024年,六合区某职工伪造母亲癌症诊断证明提取公积金,被查处后不仅需退还资金,还被处以罚款,信用记录受损。
温馨提示:南京公积金提取已实现“线上办、零跑腿”,可通过“南京公积金”APP、官网或“我的南京”APP办理。提取前务必核对政策,避免因小失大。


